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滨州:这里有最接地气的党史守望者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刘清春通讯员牛成龙
  “什么是火线入党?就是我去死,你们好好活!”在滨州高家渡革命历史纪念馆,83岁的义务讲解员张守垒噙着泪,讲述着本村党员李天佑为掩护同志而牺牲,头颅被敌人挂在城墙上示众的壮烈故事。
  张守垒已是重度耳聋,但深刻在心的红色记忆不曾模糊。不管刮风下雨,只要有人参观纪念馆,就有他的陪伴。因为一个月57场、一天最高5场讲解的连续性高强度工作,张守垒的嗓子哑了,手也哆嗦了,但他激情如昨:“俺们村有英雄气,我骄傲!”
  这样的党史“守望者”,在滨州市有很多。
  如回民“活雷锋”杨广和,他的“雷锋车”开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是民族团结的好榜样;如王侦祥、王玉顺、王建亮、王宏成是一家四代守塔人,70多年接力守护抗战烈士英灵;如百年名校邹平长山中学,将老校长马耀南师生举义点燃鲁中抗日烽火的精神融入教学、课程、学生心灵;博兴县老党员王树银对“兴福现象”历史进行解读,讲述滨州实践是如何助力国家决策的……
  这些守望者,不太会讲抽象的宏大叙事,背诵长篇大论,但他们对本地人本地事熟念于心,往往用老百姓的大白话将历史真相一语道破,将党史的温暖、力量送到田间地头。
  “土八路的大实话”——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成为最震撼的红色旋律
  如此土气的讲述,群众爱听吗?
  “土八路?土八路!土怎么了,就是因为土,共产党才成了人民的政党,救中国的唯一希望。”这是滨州解放前老战士们的共同心声。
  邹平老战士李京棠今年91岁,惠民老战士王兰初今年92岁。当初,他们参军时,在连队里年龄最小,个子还没枪高。
  为啥当兵?
  他们回忆,国民党当兵是抓壮丁,捆绑着去,家里没人管;共产党征兵呢,是土改分给家里土地,是高头大马披红挂绿敲锣打鼓送去!因为岁数小,在战场上班长、连长都护着他们,最危险的地方不让他们去,“每次都是共产党员先上”!
  语言如此实在,画面更让人落泪。
  在渤海革命烈士陵园,长长的渤海革命老区烈士英名录碑廊里,经常能看到坐着轮椅拿着放大镜的老人在寻找战友的名字。
  那石碑上的名字,密密麻麻,有55308个。老人们说,“在你们眼里,看到的是名字。可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个个曾经活蹦乱跳的小伙子!他们牺牲时,大多数没娶媳妇没有后代,还有很多人连个名字都没记下来!”
  为啥?
  退伍后当过几十年村支书的王兰初老人这样解释:“打土豪分田地,终于吃饱了饭。在战场上,遇到最危险的情况都是党员先上!越是最苦最累最危险,就越是考验党性的时候。正因为这样,战士们才心服口服,部队才有惊人的战斗力。”
  “我们村里的人”:放下书本的师生壮烈从军塑造了红色校风、民风、家风
  脱下长衫,主动选择了“土”,是党史的重大转折。
  “李天佑、张静源,曾经是大城市的教书先生,自己家不愁吃穿,但见不得穷人累死饿死,所以他们参加革命,脱下长衫干农活,最后壮烈牺牲。”张守垒说。
  毁家纾难,革命激情就是如此点燃的!如长山中学是“将军的摇篮”,缘起就是校长马耀南放下粉笔,带着60余名师生举义。
  看,共产党带领师生,钻山沟、打游击,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用劣质武器对抗装备精良的日伪军,视死如归,打出了学生军的威风。在百姓眼中,这些师生出自富裕人家,但国难当头,他们没有抱定饭碗当奴才,反而散家财而图救亡。
  行动是最好的示范。马耀南三兄弟的牺牲,对民众的震动特别大。多年后,马耀南的长子马立修靠老照片、老故事才慢慢走近父亲。他感慨:“马家是牺牲了3个好男儿,可谁能活千年?假如,当年每个人都怕死,哪里会有今天的好日子?!”
  在马立修看来,历史不是以一敌百的“抗日神剧”,常常是悲壮的热血反抗、不对等的极限挑战。对比当时的中日力量,我们的队伍不仅武器差、装备差,战士们的身体素质、文化水平也远不如日军。正因此,可见书生从军的壮烈。
  红色家风,同样滋养了阳信回民“活雷锋”杨广和。杨广和出身于革命家庭,爷爷、奶奶、姥姥、爸爸、哥哥都是党员。人们说,他的“雷锋车”开到哪里,好事就做到哪里。十几年来,他救火十几次,他的出租车后备箱里常备修车、修路、救人、救火等所需的工具。他还冒着生命危险抓获了5名犯罪分子,犯罪分子曾拿出钱收买他,他说,“雷锋精神,你用多少金钱也买不到。”今天,27家学校聘他为校外辅导员,他自费建成的雷锋事迹展览馆向大众免费开放。他用赤诚之心,感动着回汉群众。如今,在阳信刘庙,哪里有人闹矛盾了,经常会说:“叫广和来说说!”
  “村头的大喇叭”:让红色课堂、红色广播、红色舞台、红色服务走进日常
  炎夏,黄河如金黄飘带,火红的党旗、团旗在蓝天下随风飘扬。在惠民县清河镇古渡口,1947年陈毅、粟裕渡河处,在抗美援场老战士王中华见证下,清河镇中学的新团员宣誓入团。
  这些黄河娃自小知道,当年陈毅渡河的重大意义——41万军民北渡,在山东唯一没被攻占的解放区休养生息。而他们的祖辈们,用小推车推着物资支援前线。陈毅的誓言得到验证:“今日携万民渡河,他日我军将饮马长江!”
  下了黄河大堤,有个村子叫丁和圈。在清末古建筑丁氏故居旁,村民们坐着马扎凑一块正听大喇叭。每天下午6点,是他们的“红色时间”。“年纪大了,眼睛花了,看书看手机都不方便,有了这个大喇叭,每天都能听到好故事!”70岁的老党员丁惠君说。
  再往东,滨城区沙河街道于家村,则是另一种热闹景象——快板剧、歌舞、小品、情景剧、故事宣讲……该村鼓励老百姓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诠释身边的党史。这也是“滨滨有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新时代文明实践流动讲堂的探索之一。
  为打通“最后一公里”,滨州娃录播“小虎滨滨访红色遗址”“追寻老渤海红色印记”“百名党员讲故事”“从渤海到海南”“渤海先锋”等新媒体作品;发挥“红色志愿者”的积极作用,如无棣将义诊、理发、学习辅导等服务融入村里的党史课堂。
  跳出教材,跳出生硬的机械背诵,滨州正在以身边化、故事化、艺术化、服务化的形式,解决党史宣讲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探索中,一群“最土气”又是最赤诚的党史守望者,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的故事,其实是在不断强化“历史与现实”“家国与个体”“史实与实事”的相互关系,让讲史者脚下有根、心中有光,让学史者眼前有物、身边有暖,不断内生前行的力量。
  正如市委书记佘春明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人民是历史的亲历者和创造者,学史讲史只有结合实践、融入时代才能常学常新。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