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深入践行新时期治水思路为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提供水资源保障
——就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访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黎明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孙文杰通讯员张家棣
  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22年“世界水日”主题为“Ground-water-MakingtheInvisibleVisible”(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我国纪念2022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在今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到来之际,本报记者就我市有关节水、用水、管水、治水工作采访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黎明。
  我市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依旧不相适应
  记者:目前我市水资源状况如何?在管理和利用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李黎明:受特殊的地理、自然条件制约,滨州市淡水资源贫乏,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我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65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8,属于严重缺水地区。
  目前我市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依旧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水资源刚性约束体制机制有待健全。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和推进“四水四定”的制度体系尚未建立;“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的理念倒逼将经济社会活动限定在水资源承载能力范围之内的机制尚不健全;违法取水、违规用水行为仍一定程度存在。二是水资源利用结构有待转变。全市工农业生产等用水仍高度依赖黄河水,长江水、再生水、微咸水、淡化海水等水资源利用比例较低。三是用水效率有待提高。我市高耗水行业占比仍然较大,且用水方式粗放,用水效率偏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与水资源禀赋条件不相匹配。四是节水理念有待加强。节水投入和奖励激励机制不完善,用水价格杠杆作用发挥不到位,节水型社会建设内生动力不足,全社会节水意识薄弱。
  全力打好现代水网建设开局之战
  记者:在构建国家水网的大背景下,我市将规划构建怎样的现代水网总体框架?
  李黎明: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的一项重大任务。山东省把推进现代水网建设列为基础设施“七网”行动的重中之重加快实施。
  我市高度重视现代水网建设,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以供水保障、防洪排水体系为主线,统筹供水保障、防洪排水、水系生态、智慧水务,加快构建滨州现代水网体系。今年,我市将全力打好现代水网建设开局之战,统筹做好源水、用水、留水、节水、管水“五水并举”文章,着力构建以黄河、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小清河、秦口河、孝妇河、麻大湖、芽庄湖等自然河湖为基础,以13个大中型引黄灌区渠系和潮河、新立河、秦台河等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以61座中小型水库为节点,形成河沟渠纵横、湖库塘棋布、修固建完善的现代水务一张网,为建设更高水平富强滨州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全面深化河湖长制,2022年底前完成148条美丽幸福河湖达标建设
  记者:今年,在进一步提升河湖生态环境方面,我市有哪些措施和目标?
  李黎明:近年来,我市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河湖管护新愿景为目标,全面深化河湖长制改革,高标启动防洪减灾工程建设,扎实开展河湖划界和规划编制,建立完善智慧河湖数据平台,稳步推动河湖“清四乱”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全市河湖水质稳步向好,河湖面貌明显改善,切实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今年,我市将继续以“全面深化河湖长制,提升水生态治理效能”为目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河湖长制重点工作任务为抓手,创新党建引领,聚焦水岸同治,坚持管好“盛水的盆”,护好“盆中的水”,统筹做好水土保持、河湖生态修复等工作,保留和扩大河湖生态空间,高点站位、高位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我市将继续打造一批“责任体系完善、制度体系健全、基础工作扎实、管理保护规范、水岸空间管控严格、河湖文化内涵丰富”的美丽幸福示范河湖,以点带面、示范引领,2022年底前完成148条美丽幸福河湖达标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实施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构建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
  记者:下一步,我市在落实国家节水行动中将采取哪些有力措施?
  李黎明:一泓清水,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治水兴水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任重而道远。下一步,我市将深入践行新时期“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认真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实施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构建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形成全民节水大格局,为奋力建设更高水平富强滨州提供坚强的水资源保障。
  一是坚持节水优先方针,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在农业、工业、城镇等各行业各领域,实施一批重大节水项目,建设一批节水载体,示范带动全社会节约用水。
  二是落实刚性约束制度,强化水资源监督管理。加强对取用水行为的监管,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真正做到以水而定、量水而行。
  三是珍视隐藏资源,保障地下水可持续利用。贯彻落实《地下水管理条例》,切实履行地下水保护治理法定职责,用法治力量守护地下水。实施地下水取水总量、水位双控管理,严控地下水开发强度,加快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填补地下水亏空水量,保障地下水可持续利用,2022年底前完成地下水压减300万立方米。
  四是强化水情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坚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节水“大宣传”格局,使节水护水成为全民自觉行动,让河湖管理保护意识深入人心,推动全社会形成关心水、亲近水、爱护水、节约水的良好风尚。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