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滨州市第6号总河长令签发
实施“五大攻坚突破”推进河湖长制高质量发展
  (上接第一版)按照“用足用好黄河水、积极消纳长江水、科学调配当地水、统筹用好再生水”的原则,统筹配置各类水资源,通过新建拦蓄工程等措施,挖潜地下水、雨洪水利用潜力,全面优化水资源配置结构。
  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立足全市水资源现状,科学编制再生水利用规划,大力推动再生水利用。强化工业节水减排,推进用水技术改造,在提高企业用水利用率的基础上,对非常规水做到应配尽配、能用尽用,每个县市区实现至少2家企业使用再生水。沾化区、无棣县、北海经济开发区要积极推广海水淡化利用,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强化农业节水增效,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高效节水农业建设,持续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因地制宜推广恢复机井灌溉,实现农业增产增效不增水。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全社会节约集约用水水平。
  深化水资源管理改革。强化长江水引调水计划管理,加大长江水取水许可办理力度,引导鼓励企业按取水许可取用长江水,推进长江水足额消纳。健全初始水权分配和用水权交易制度,推进用水权市场化交易,激活水资源存量。按照全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扎实做好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准备工作,确保复查顺利通过。
  实施供水提质攻坚,实现城乡供水提标增效赋能高质量发展
  坚持民生至上,着力提标增效,按照“城乡一体、统筹建设、规范管理、服务到户”的思路,加快供水保障工程建设,实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推动实现县域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监管”,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加快引调水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小开河、韩墩、簸箕李、张肖堂等4个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推进灌区标准化、现代化管理,全面提高引黄供水能力。合理划分各水源区域,完善“灌溉一张图”和《滨州市农田灌溉发展规划》,按照“2025年基本解决无水源保障区域”要求,通过采取系列工程和管理措施,全面改善灌溉条件。
  着力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统筹推进农村供水各项工作,12月底前实现全市农村供水管网改造、水厂深度处理、规模化供水“三个全覆盖”。加快实施农村供水管网应改尽改,12月底前完成全市农村供水管网改造,完成7座水厂处理工艺升级改造,全力提升供水水质。邹平市、博兴县年内统筹完成307个村的水源转换,实现规模化供水。实施农村供水管护机制改革,滨城区、沾化区、阳信县、博兴县在12月底前实现农村供水县级统管,积极推行“供水公司直管到户”或“1+N”(县级公司+乡镇供水服务中心)管理模式,其他县市区2024年完成,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农村供水保障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
  试点推进城市居民二次供水管理改革。按照“规范新建、逐步改造已建”的思路,积极推进城市居民二次供水管理改革,健全完善建设管理机制和服务流程,对未实现抄表到户的城市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进行试点改造,以点带面,逐步推开。
  实施水环境治理攻坚,实现环境品质提升赋能高质量发展
  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持续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快补齐城市建成区排水设施短板,确保“生态环境只能变好不能变坏”,实现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63.6%,入海河流总氮逐步降低的目标,全面提升环境品质。
  扎实推进“两个清零,一个提标”。统筹推动沾化区、邹平市、惠民县完成城市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清零,12月底前全市整建制完成清零任务。严格按照城市污水处理厂地表水准IV类排放限值标准,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12月底前完成博兴县光大水务、市第一污水处理厂、无棣县弘孚、开发区光大水务提标任务。常态化抓好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健全日常巡查维护制度,落实水质定期监测机制,确保动态清零。
  实施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实施徒骇河引调水一期工程,实现“活水润城”。统筹推进2023年度主城区雨污管网清淤整治等5项工程建设,汛前基本实现新立河沿岸节制闸“常提常清”。将城市水环境治理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抓紧抓实,结合城市规划积极谋划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持续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突出狠抓水污染防治。持续开展河流水质超标隐患排查整治行动,重点清理河湖淤积底泥、水面及沿线废弃物、沿线生产生活污水,开展城市雨污水管道清掏,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应急处理能力及重点工业企业汛期污染管控能力,集中力量解决旱季“藏污纳垢”、雨季“零存整取”的水环境问题。严格监督执法,将涉重园区、化工园区作为监管重点,加密监测园区排口、下游预警断面,严厉打击涉水环境违法行为。
  实施河湖管护攻坚,实现河湖生态复苏赋能高质量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加强河湖生态环境管理保护,把建设美丽幸福河湖与乡村振兴相融合,守护好绿水青山,推动河湖生态环境复苏,逐步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和”的河湖管护愿景,让城乡群众共享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成果。
  高标准开展河湖健康评价。按照《山东省开展河湖健康评价建立河湖健康档案工作方案》要求,高标准完成62条河道健康评价工作,切实摸清河湖健康状况及不利制约因素,全面建立健康档案,为指导“一河(湖)一策”提供靶向整治依据。
  全力打造美丽幸福河湖。以打造全区域、整流域幸福河湖为目标,12月底各县市区要建成不少于1条美丽幸福河湖,同步完成236条美丽幸福河湖达标任务,实现全市河湖全达标。创新培育河湖新型产业,大力推进水美乡村建设,带动沿线特别是农村地区发展,发挥河湖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2月底前完成15平方公里治理任务以及10条河道水系绿化任务。
  不断强化岸线管控力度。压紧压实各级河湖长责任,发挥好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健全“河长+警长”“河长+检察长”制度,凝聚起河湖管护的工作合力,推动解决涉河湖重大问题。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通过暗访督查、第三方排查等方式,持续开展河湖问题排查整治,实现河湖问题“动态清零”。
  切实加强管护队伍建设。按照巡护服装、巡护装备、巡护职责、管理制度、考核奖惩“五统一”的标准,对河管员、巡库(闸)员实行规范化管理。按照“每月巡护时间不少于20天、每天巡护距离不低于2公里、每月至少解决2处河湖问题”的标准着重抓出管护成效,确保及时发现并解决河湖问题,打通河湖管护的“最后一公里”。
  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统筹开展14项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积极争创8项省级、1项水利部标准化管理水利工程,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数字管理平台建设,全市水利行业管理已建成并交付运行的水库、大中型水闸、3级以上堤防工程要全部完成标准化管理创建,全面提升水利工程管护水平。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