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4日
如何将黄河非遗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校本课程
方沙沙
文章字数:1,588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完善立德树人机制,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深化教育评价改革。随着社会进步、教育事业发展,传统文化教育越发受到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将黄河非遗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既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形式,又能增强美育效果、丰富学生体验。
  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长度和流域跨度上,更体现在文化影响力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探究其在小学美术实践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与黄河非遗文化融合存在多方面问题。如,小学美术教材中黄河非遗文化素材不足,教师对其了解不深,难以融入教学。学校教学方式传统,缺乏互动和实践,学生参与非遗体验机会少。社会对黄河非遗文化重视不够,影响学校教育。部分家长对非遗文化了解有限,未提供学习支持。美术考核体系偏重绘画技巧,忽视非遗文化传承评价,评价机制不灵活,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在非遗文化学习上的进步。
  推进非遗文化融入小学美术实践活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落实非遗课程,让课堂“动”起来。非遗课程是指以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课程,非遗课程的设置应依托于国家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艺术素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学校在保证开齐开足规定课程的同时,应鼓励各学科教师积极探寻非遗课程与学科知识的结合点,并以美育为导向,在非遗领域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热情,形成主动审美的意识,活化课堂形式,创新课堂样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体验,形成以非遗为内容、美育为形式的“育美”新范式。
  深化研究课程,让非遗“亮”起来。研究型课程以问题为起点,注重研究和学生自主性,强调团队合作和实践体验。学校应整合社会资源,将周边艺术场馆作为非遗美育的研究基地。引导学生“跟着读本去旅行”,探访研究基地。开展“我是非遗小达人”争章活动,引导学生走近非遗、学习非遗、研究非遗、传承非遗,在传承与创新中与非遗一同生长。学校可编写《非遗美育》研学手册,设计《非遗美育课程评价标准》及非遗校本教材。非遗成为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厚植家国情怀的纽带和桥梁,打通课堂与生活间的藩篱,融通书本与实践间的界限。
  打造非遗社团,让守艺少年“活”起来。美术教学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接触学习非遗文化,进而形成深刻的文化记忆。艺术服务于生活。社团活动是非遗美育课程的关键部分。学校可整合各种资源,成立校级非遗社团,提供多样化非遗课程。教师引导学生体验非遗文化与技艺,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非遗文化的理解。学生每学期通过参与非遗美育课程和校园非遗吉尼斯等活动,毕业时可掌握多项非遗技艺。
  继承非遗资源,让传统文化“扬”起来。非遗美术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美术学习的方法,并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可从传统美术知识学习入手,分析美术作品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传承本地的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美术文化的视角解读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涵盖文字和影像资料,运用传统与现代材料工具进行创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文化等,其特点是活态流变。它是以民族为基础的独特的文化生产活动形式,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作为主要展示方式,经由传承得到发展。美术是人类文化主要的传播媒介之一,利用美术传达文化情感和观念是意义重大的文化交流活动。美术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了解非遗文化,更广泛地参与文化互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邹平市开发区第三小学。本文系滨州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有删改,课题立项号:23-HHZX-020)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